为庆祝第41个教师节
我们特别推出教师风采展
让我们看看本期有哪些老师吧~
航空服务学院
杨璐

杨璐老师现任空中乘务专业教研室主任,曾带领学生斩获空乘职业技能大赛团体第三名。她行业经历丰富,具备乘务教员与检查员资历。曾参与新雇员培训、撤侨、专包机VIP航班及伦敦、墨尔本首航任务,2018年参与Skytrax审计并获4星乘务组示范航班。
她积极投身香港机场大湾区青年实习计划,在教育中践行着“养成式教育”理念,强化学生职业素养与实战能力。她将18年的飞行经验融入情境化教学,依托模拟舱实训与特情演练实现与航司需求“零时差”对接。在指导海航集团面试时,她为学生制定了含职业形象、双语沟通及应急模拟的系统训练计划,同时组织模拟面试让学生熟悉流程、克服紧张。杨璐老师注重心理辅导,鼓励学生保持自信与从容,其亲和力与专业指导深受学生认可。
教育箴言:以敬畏之心育蓝天使者。
交通管理学院
张哲嘉

张哲嘉老师指导学生获2025年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校赛铜奖、第十八届“挑战杯”校赛三等奖。
他秉持 “思政领航,精准陪伴” 理念,尊重学生成长差异,践行“一人一策”育人模式,为学业困惑学生建立“学业帮扶 + 目标拆解”机制,联合专业教师定制提升计划;为思想迷茫学生开展“一对一思政恳谈”;借“朋辈互助小组”搭建成长共同体,让思政教育融入日常,助力学生思想与能力协同发展。曾有学生学习兴趣淡薄,认为“理论离生活太远”,张老师结合该生的短视频创作爱好,为其量身定做“身边的思政故事”实践任务,先是带学生走访社区老党员并记录感想,再指导学生剪辑、配旁白,让思政教育从 “课堂听” 变为 “主动做”。
教育箴言:教育不是灌输道理,而是点燃学生心中向善向美的火种。
张俊婷

张俊婷老师曾荣获广东省职业能力建设先进工作者、“挑战杯”优秀指导教师称号。
她秉持“标准与温度并重”的教育理念,善于通过高度仿真的情境化实训,将标准化作业流程内化为学生的肌肉记忆,同时让学生在模拟情境中涵养同理心与主动服务意识,培养既精通业务规程又具人文关怀的复合型服务人才。比如,在高速铁路动车乘务实务课上,她设置 “聋哑旅客因不知到站时间而焦急” 的仿真情景。第一组学生业务熟练却未解其焦虑,她便引导学生思考服务的本质和高效沟通方式;第二组用便签告知时间并承诺提醒,辅以温水和微笑化解焦虑。她寓教于境,让学生明白“标准是骨架,人文关怀是灵魂”。
教育箴言:服务有形,关怀无界,精技于手,传情于心。
林治准

林治准老师曾指导学生获2025年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交通管理学院院赛银奖;2023年参加教育部“职教国培”示范项目培训获评“优秀学员”;多次在肇庆市中职学生技能竞赛中获汽车维修项目指导奖,还多次获评“优秀教师”“先进教育工作者”“优秀实习指导班主任”等称号。
他秉持“以产教融合铸造工匠之基,技术要在做中学、学中做”的理念,以“分层任务驱动”模式教学:他为基础薄弱学生设计实物认知与拆装任务以建立专业信心,引导学有余力者深入学习安全系统、故障诊断等知识,助力学生成长为技术能手。曾有学生对新能源汽车知识存在畏难情绪,理论薄弱且动手能力差。他为其制定“项目式学习方案”,从阅读电路图、讲解线路图、教测量方法全程指导,此后该生主动钻研,理论成绩显著提升,还顺利考取汽车维修工证书。
教育箴言:不积跬步,无以至千里,不积小流,无以成江海。
艺术学院
张瀚月

张瀚月老师深耕舞蹈教学领域多年,教学成果显著,深受学生与家长认可。她曾获得广东省美育大赛三等奖,所带学生综合素质提升效果显著。
她以“实践赋能”为导向,结合学生就业导向,将教学与舞台实践、社会服务结合,比如在课堂模拟商演、校园晚会等真实场景;组织学生参与社区文化演出、少儿舞蹈教学实践,实现“学用无缝衔接”。当有学生因肢体协调性弱而抵触舞蹈训练时,她在了解到该生的心理阴影后,为其制定“碎片化训练计划”,利用课间10分钟拆解基础动作,并为其设计简单亮眼的衔接动作,在小组中发挥独特作用。最终该生在期末汇报中顺利完成独舞片段,重拾信心。
教育箴言:以爱为底色,以实践为阶梯,让每个学生在舞蹈中遇见更好的自己。
医药健康学院
王蕴毅

王蕴毅老师曾获广东肇庆航空职业学院第十八届“挑战杯”校赛优秀指导老师的称号。
她秉持“以生为本,知行合一”的教育理念,针对学生学习基础、接受节奏的差异,“共性讲解+个性答疑”模式,课后通过“一对一沟通”为不同学生提供适配指导,避免“统一化”教学。曾有学生产生厌学情绪,她根据该生擅长动手操作的特点,为其制定针对性辅导计划:上课参与“穴位定位”“诊脉模拟”演示,课后则在实训室协助准备模型,结合生活案例讲解理论。两个月后,该生不仅在课上主动提问,还乐于分享学习心得,学习成绩大幅提高,实现从 “厌学” 到 “乐学” 的转变。
教育箴言:教育是点燃中医传承的火种,更是培育守护健康的匠人。
林欣彤

林欣彤老师曾带领团队获国家级生命科学竞赛二等奖、医学可视化竞赛三等奖、学术英语能力优秀奖;在创新创业实践方面,她率队获“互联网 +”创新创业大赛国赛及省赛二等奖、省级“益苗计划”公益项目立项;社会实践与调研方面,指导团队撰写调研报告获比赛一等奖。
她秉持“化繁为简,寓教于生动”的教育理念,善于将晦涩医学术语转化为生动比喻,将临床案例故事化,并做直观示范,让复杂知识易懂易学。当学生因初次穿刺操作而紧张焦虑时,她结合临床真实故事讲授技术要点,让学生触摸模型血管,引导其感悟 “用心感受” 的要义。学生感慨 “学到的不仅是技术,更是守护和感受生命的初心”,这让林老师更坚信:教育既要传授技能,更要传承职业精神与人文关怀。
教育箴言:千教万教,教人求真。
张铭亦

张铭亦老师曾获学校第一届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优秀奖,“5・25”大学生心理健康月系列竞赛活动优秀指导老师、第十八届“挑战杯”校赛优秀指导老师荣誉称号。
他秉持“以学生为中心,激发潜能,全面发展”理念,结合学生特点因材施教,为思维活跃的同学搭建“创新思维平台”,为迷茫的同学定制“阶梯成长计划”,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与实际应用能力。在“药用植物栽培技术”项目式学习中,某学生起初迷茫无绪,张老师引导该同学在小切口深度钻研,鼓励其挣脱传统思维,共同探讨方案可行性,支持其将园艺疗法与药用植物结合。最终该项目获第十八届“挑战杯”省级铜奖,这彰显了教师引导对学生创造力的积极作用。
教育箴言:真正的教育不是“填鸭”,而是"唤醒"。
教育之路,道阻且长,行则将至
这些教师的无私奉献
让知识的种子生根发芽
让梦想的翅膀迎风翱翔
向他们致敬!